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封存项目投用

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封存项目投用

2025-07-19 06:41:18 [知识] 来源:悠姿静居站

今日(22日),突破投用记者从我国海油得悉,国首个海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上氧使用使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化碳恩平15-1渠道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使用技能范畴完成重大突破。捕集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使用与封存项目间隔深圳西南约200公里,项目作业水深约90米。突破投用项目经过“捕集-提纯-加压-注入”全链条技能,国首个海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上氧使用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况,以每小时8吨的化碳速度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既提高原油采收率,捕集又完成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封存

我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主任工程师 熊书权:该项意图成功投用,项目完成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突破投用使用、封存配备技能的全链条晋级,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项目地点的恩平15-1渠道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渠道,集成了钻井、无人化长途操控、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归纳处理等很多功能模块。为完成“封存+驱油”双方针,渠道新增二氧化碳压缩机、气体处理及冷却体系等要害配备,构建国内海上首套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成套工程配备体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二氧化碳注入的“绿色通道”怎么构建?

原油挖掘常面对地层能量干涸,原油流动性差等难题。二氧化碳捕集、使用、封存是化石动力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式技能手段,已成为全球动力行业布局的重要范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项目怎么在海底构建二氧化碳回注“绿色通道”?经过实地看望来揭开技能暗码。

在恩平15-1渠道下方,一口深达3243米的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井承担着二氧化碳回注的中心使命。相较传统油气井,面对井筒完整性标准高、注气管柱杂乱和准确注入难度大等许多工程应战。技能人员选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形式,立异性地将老油气井改造为二氧化碳专属通道。

我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区域钻完井项目司理 宋玲安:咱们在狭隘井筒内集成了自主研制的测控一体化体系,可实时监测各层位注气量和气密性,保证二氧化碳“听从指挥”,既不逃逸也不串层。

为了更详尽地把握井下状况,技能人员在油管外壁敷设了数千米的光纤,这些光纤就像井筒的神经末梢,可以将井下每米的温度改变、流量动摇等信息实时传送到渠道中控室。海弘智能完井体系的使用更是一大亮点,它经过地上液压体系长途操控井下注气阀的开度,可以准确调控每层的注气量,完成了注气进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项目估计可向海底注入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减排量相当于栽树超1200万棵。项意图成功投用为海上原油出产注入动力,并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滨海企业的大规模减排敞开供给了“技能模板”。

我国正加快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使用。

海洋作为碳封存的“天然宝库”,因远离人口密集区、封存容量大,正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技能的“蓝海”。近年来,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技能开展迅速,系列演示项目加快落地,推进海洋碳封存从实验走向规模化使用。

在渤海,渤中26-6油田二氧化碳捕集使用演示工程于本年2月投产,全生命周期估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在珠江口,白云气田群7个气田的二氧化碳收回项目于2024年8月在珠海投产,年出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20万吨,完成资源循环使用。此外,惠州32-5渠道伴气愤收回脱碳项目每年可收回伴气愤超700万立方米。

我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油藏司理 程佳:现在全球共有65个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商业化项目,但大都会集在陆上,海上项目寥寥无几。我国海油现在共建成4个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和CCUS(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项目,一起,还在规划建造以渤中19-6气田为中心的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和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造的南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为规模化使用供给宽广空间。跟着技能迭代和政策支撑,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工业正从单点演示走向集群化开展。现在,我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发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区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构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工业链。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何俊儒)。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